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新闻 > 文章正文
 
万学•海文为你支招2009考研旁听专业课为何不去?
2008-2-27 11:47:24 来源:万学•海文 【字体:小 大】

参加过考研的同学都会面临一个复习中最大的“拦路虎”——专业课,分值占了一半的专业课内容繁杂,复习起来既费时又费力。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特别是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来说,专业课的复习更是第一大头疼的问题。其实,只要复习专业课的方法正确,大家拿下专业课也不会显得那么的困难。其中,旁听专业课就是其中之一。有很多同学选择去旁听报考学校的专业课。可是有些同学却只是选择了“两耳不闻窗外事”,自己在家埋头复习,从来不去旁听相关专业课。这些同学的理由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如何来克服这些大家忧虑的问题呢?万学•海文为你支招——

理由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桂同学是应届毕业生,毕业之前学校还设置了很多必须修的课程,她报考的学校离她所在的学校还有一段距离。所以,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桂同学没有选择旁听,况且她也认为如果真的去旁听,还浪费了复习的时间和精力。

分析及对策:

有条件的话,建议考研的同学可以在报考学校的附近租一所小房子,现在很多同学都是这样做的。学校附近有很多方便之处,首先是方便听课,听课的目的不光在于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听课意外你会获得更大的收获,比如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机会还可以喝到时一起探讨问题,至少在老师面前混个脸熟。另外,中午吃饭休息就都解决了,不用来回跑,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在学校食堂吃饭既干净卫生又比较实惠,并且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每个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会更加激起你的信心和希望,对学校的熟悉感会消除你考试当天的陌生感。如果学校周围的房子太贵,你可以联系同学在学校里面的宿舍找地方,那样就可以省一笔钱。

至于课程冲突的安排,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本科课程,仅仅是为了修够学分,那么你可以坚决地调整时间去选择旁听专业课,因为大家都知道很多在快毕业时候只是为了修学分才选修一些课程。其中,孰轻孰重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分寸。

理由二:认为实际帮助不明显

高同学认为本科课程偏离考试范围,研究生(Q吧) 课程高于考试范围,旁听专业课的实际帮助根本就不明显。

分析及对策:

这样的理由要分情况而论。有些本科专业课的确与考试的关系不大。这里,就需要各位同学多一些心眼,自己去打听打听。熟悉自己复习的内容之后再去选择是否去旁听专业课。那样旁听的内容可以有所侧重,如果单纯地视为考研躯旁听,那么就有选择性地去学习。而不需要全部的本科课程都去听。因为毕竟你时间和精力有限。

旁听专业课可以帮助你抓住一些重点复习的内容,顺便复习一下你所复习的内容,加深印象。不要认为实际帮助不大,那种从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获得的知识比自己死记硬背要印象深刻得多。并且对于理科生来说,有些不懂的问题还可以直接去当面请教老师。相信没有一个老师会吝啬对求知学生的知识传授。

大家没听过北大清华附近就住着很多学生么?他们大部分的人甚至不是为了考什么研究生学位,而纯粹地仅仅为了旁听名师的课,作为一种进修。在名校周边,的确是住有不少这样的学生的,但他们的各有各的目标,并不都是一样的目的。其实,出于对自身素质的提高,这样的选择也是很明智的。即使将来没有考生研究生,对于本专业会有另外一些见解也是受益匪浅的。

理由三:花费金钱成本

张同学的顾虑是自己考研的花费太大。有些课时小课,老师会点名考勤,不好混进去,需要办理旁听证,就意味着花费。还有来回本校与报考学校的路费,有的时候如果课时安排在晚上,要回去的车也没有了,自己在那边又没有同学,住宿自然成了一个问题。对于经济条件不适特好的张同学来说,还是自己它是闷头琢磨实际一些。

分析及对策:

张同学的理由不无道理,对于资金欠缺的同学,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但是,考研本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你要明白没有复习哪里来的回报。

大学的课堂,尤其是那些大课,二三百人上的大课,有一个好处,就是:开放式。不用点名,老师也不认识一个巨大课室里绝大部分同学,如果考研,又想去上课堂的专业课,完全可以去旁听,那里有真正教授,真正有水平的教授的讲授。

至于旁听证,有的学校是不需要的,如果参加考试就去教务处办理一个,如果不需参加考试,单纯去吸取知识,那就没有必要。很多专业课都是大课,老师一般不会点名,你完全有机会混进去。关键是你的考研决心程度有多大,不要太吝啬现在的花费,你要相信付出终会有所回报。

当然,选择是你自己做出的,衡量其中的值得与不值得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最重要的是如果决定,现在马上就开始行动吧!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